1。選種時間
就貂的選種工作而言,應堅持常年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 生產上將貂的選種工作可分為3個階段來進行。
1初選階段在5 ~6月份進行成年公貂配種結束后,根 據其配種能力、精液品質及體況恢復情況,進行一次再初選。成 年母貂在斷乳后,根據其繁殖、泌乳及母性情況進行一次再初 選。
當年仔紹在斷乳時,根據同窩仔貂數及生長發育情況進行 一次初選。初選階段選留數量要比計劃留種數多40%左右。
2復選階段在9 ~ 10月份進行在初選的基礎上,根據 貂的脫毛、換毛情況,幼貂的生長發育和成貂的體況恢復情況, 進行一次復選。這時選留數量要比計劃留種數多20% ~ 25%, 以便在精選時淘汰多余部分。
3精選階段在11-12月份進行在復選基礎上淘汰那 些不理想的個體,最后按計劃落實選留數。
選留種貂時,公母貂比例為1:3或1:4,貂群較小時,要適 當多留一些公貂,以防因某些公貂配種能力不強而使繁殖工作 受到影響。待配種臨近結束時,對劣質公貂淘汰取皮,皮張亦有 利用價值,可出售。
種貂群的組成應以成貂為主,不足部分由幼 貂補充。成貂與幼貂的比例以7: 3為宜,不要超過1:1,這樣有 利于貂場的穩產高產。
2。選種方法
1毛絨品質鑒定以毛色、光澤、密度等毛絨品質為重點進行分級鑒定。種公貂的毛絨品質最好是一級的,三級的不應留種。
母貂的毛絨品質最低的也應是二級。
2體型鑒定采取目測和稱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鑒定。
3繁殖力鑒定成年種公貂睪丸發育良好,交配早,性欲旺盛,交配能力強;性情溫和,無惡癖,擇偶性不
強;每年交配母貂5只以上,配種20次以上;精液品質好,受配母貂產仔率高,每胎產仔數多,生活力強;年齡2 ~3歲。
對交配晚,睪丸發育不好單睪或隱睪,性欲低,性情暴躁,有惡癖,擇偶幼|召性強的公紹應淘汰。成年母貂應選擇發情早不能遲于3月中旬,性情溫馴, 性行為好,胎平均產仔數多,初產不少于5只,經產不少于8只, 母性好,泌乳力強,仔貂成活率高,生長發育正常的留作種貂。
凡是外生殖器畸形,發情晚,性行為不好,母性不強,無乳或缺 乳,仔貂死亡率高,胚胎吸收,流產,死胎,爛胎,難產,有惡癖的 母貂必須淘汰。當年幼貂應選擇雙親繁殖力強,同窩仔數5只以上,生長發 育正常,性情溫馴,外生殖器官正常,5月10日前出生的。
根據 觀察,貂的產仔力與乳頭數量呈強正相關相關系數〇。5,一般 乳頭多的母貂產仔數也多,所以應選擇乳頭多的當年生母貂 留種。
4系譜鑒定是根據祖先品質、生產性能來鑒定后代的 種用價值。這對當年尚未投人繁殖的幼貂選種更為重要。系譜 鑒定首先要了解種貂個體間的血緣關系,將在3代祖先范圍內 有血緣關系的個體歸在一個親屬群內。
然后,進一步分析每個 親屬群的主要特征,把群中的個體編號登記,注明幾項主要指標 毛色、毛絨品質、體型、繁殖力等,進行審查和比較,查出優良 個體,并在其后代中留種。
5后裔鑒定是根據后裔的生產性能考察種貂的品質、 遺傳性能、種用價值。
有后裔與親代比較、不同后裔之間比較、 后裔與全群平均生產指標比較3種方法。
種貂的各項鑒定材料,需及時填人種貂登記卡,以便作為選 種選配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