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存恤孤弱的人。
出處:
1、《禮記·大學(xué)》:“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孔穎達(dá) 疏:“孤弱之人,人所遺棄。在上君長若能憂恤孤弱不遺,則下民學(xué)之,不相棄倍。”
2、《新唐書·陳子昂傳》:“則莫如擇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滯,剛不避強(qiáng)御,智足以照奸者,然后以為使,故輶軒未動(dòng)而天下翹然待之矣。”
3、《新唐書·韓愈傳贊》:“至進(jìn)諫陳謀,排難恤孤,矯拂媮末,皇皇於仁義,可謂篤道君子矣?!?/p>
4、元·關(guān)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gè)肯恤孤念寡存仁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