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了解,防汛部門會根據江河堤防情況規定防汛安全的上限水位。最近很多人在討論警戒水位的相關內容,那么,大家知道警戒水位是海拔高度嗎?三種水位各是多少米?一起來看看。
警戒水位是海拔高度嗎
不是海拔高度,警戒水位是根據江堤的高度計算的,這個高度是與海撥高度為基準的,如警戒水位是79米,是比海平面高79米。
警戒水位是河流湖泊主要堤防險情可能逐漸增多的水位。 大江大河警戒水位多取定在洪水普遍漫灘或重要堤段開始漫灘偎堤的水位,此時河段或區域開始進入防汛戒備狀態。
警戒水位可定義為:警戒水位是指江河堤防普遍臨水,堤防可能發生險情,需要動員社會力量進行防守的起始水位。
水位
設防、警戒、保證三種水位各是多少米?
設防、警戒、保證三種水位沒有固定數值,受大壩的高度,河流寬度等多方面因素不同而進行設置。
1、設防水位為起防水位,就近組織少量防汛隊伍上堤(壩),認真巡堤(壩),加強戒備,作好防大汛的準備,為第一線隊伍。
2、警戒水位達到戒備狀態,各級行政負責人帶領防汛隊伍上堤(壩),認真巡邏檢查,加強防守,為第二線隊伍。
3、保證水位(確保、校核洪水位,是緊急水位),各級行政負責人全力以赴,按堤(壩)需要調配防汛隊伍,嚴密防守,日夜巡邏,有險搶險,無險查驗,確保安全,為第三線隊伍。
防汛特征水位確定基本原則
(1)、警戒水位確定基本原則:
① 警戒水位的確定可參照河段普遍漫灘或堤段開始臨水時的水位。結合工程現狀,堤防工程歷史出險情況等綜合研究確定。
② 警戒水位的確定要與地方經濟實力相結合,要考慮投入與風險的關系,要考慮河灘地與背水側地面高程。工程設防標準高,警戒水位可提高一些,工程設防標準低,警戒水位要低一些。若警戒水位選取過高,緊接著出現保證水位的洪水來臨,使防汛搶險措手不及,造成防汛形勢被動。若警戒水位選取過低,每年汛期發布警戒水位頻繁,使防汛隊伍疲于奔命,形成“有警無險”的概念,產生松懈麻痹思想,反而失去警戒作用。
③ 對于有堤防的河段,水位超過主河槽,流量漫灘至堤防底腳,堤防工程偎堤時的水位應為警戒水位;對有防汛任務而無堤防的河段,可根據河岸險工情況,以洪水上灘或需要轉移群眾、財產時的水位應為警戒水位。
(2)、保證水位確定基本原則:
① 對于有堤防的河段且已達標的河段,其設計洪水位即為保證水位。如果堤防雖然達到設計標準,但建成時間較長,考慮日常維修等問題,保證水位在防洪設計標準水位的基礎上適當降低。
② 堤防工程尚未達到規劃設計標準的河段,可按安全防御相應的洪水位確定,即按現狀扣除設計超高值后的水位即為保證水位。
③ 確定保證水位要兼顧上下游,分河段設置。同一河段左右岸 的堤防設計標準有差別時,可分別確定保證水位。
④ 確定保證水位時,要考慮各種水位關系,使各種水位銜接好。
⑤ 保證水位是針對堤防設定的,有防洪任務的無堤河段,可以按重要村鎮或設施臨水時的水位為保證水位。
3、河流控制水文站防汛特征水位確定方法
(1)、進行各江河資料的收集和基本情況調查、以及洪水特性分析、進行河道橫(縱)斷面測量、河槽漫灘流量和水位的推求、投入與風險分析等。
(2)、根據警戒水位確定基本原則以及調查與分析,對于有堤防的河段,水位超過主河槽,流量漫灘至堤防底腳,堤防工程偎堤時的水位即為警戒水位;對于無堤防的河段,可根據河岸險工情況,以洪水上灘,河灘平均高程為警戒水位或需要轉移群眾、財產時的水位即為警戒水位。
(3)、根據河道防洪規劃、設計成果,確定保護區堤防級別。對有堤防的河段且已達標的河段,其設計洪水位即為保證水位。堤防尚未達標的河段,按現狀扣除設計超高值后的水位即為保證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