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質期分為長保質期和短期的,過了保質期的食品是否絕對不能吃,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那么,為什么食品保質期有長有短?剛過期的食物能吃嗎?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為什么食品保質期有長有短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最影響食物保質期的,是微生物。
特別是某些非常厲害的致病菌,比如沙門氏菌、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如果它們大量繁殖的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食物中毒。
所以微生物的控制,直接影響著食物的保質期。
如果一款食品中,添加了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即防腐劑),或者采用了「密封包裝 + 徹底滅菌」的工藝,那它的保質期就會很長;否則保質期就可能比較短。
所以為了不讓大家吃出問題,食品廠家會對食品進行一些保質期測試,最后計算出食品的保質期。
由此,食物大體上可以被分為兩類:「長保質期食物」「短保質期食物」。
剛過期的食物能吃嗎
這個得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食品的變質是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保質期是推定質量達到合格的一種時間期限,而不是確認產品質量合格的證明。就拿方便面來說,即使存放個2年都不易腐爛變質,但卻容易被氧化變質而不利于人體健康。所以在油炸方便面的包裝上通常只能標注6個月保質期,而非2年。
1、能吃的
有些密封的果汁、飲料以及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糧谷物制品等,超過保質期就是過了最佳賞味期限,可能會導致其感官品質變差,但仍然可以繼續食用,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2、風險高的
有些食品(比如冷藏食品、金屬罐裝食品、油炸食品等)過了保質期后可能出現微生物AY超標、重金屬超標、過氧化值超標等安全隱患,這種食物就只能拋棄處理了。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
敏感人群不建議吃過期食品
5歲內兒童
老人
免疫功能差
孕婦
這些群體大多免疫力差,胃腸道消化功能弱,吃過期食品的風險比一般人大很多,因此為了健康,還是不要吃過期食品(不管“短保”還是“長保”)。
平時生活中,除了看保質期外,大家可以多留心食品的實際狀態,具體食品具體分析。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也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